清流縣G356線至浦梅鐵路清流客運站公路連接線工程水保監測現場踏勘
發布時間 2022-04-19 瀏覽次數:37
2022年4月19日我司組織技術人員對清流縣G356線至浦梅鐵路清流客運站公路連接線工程,開展水土保持監測現場踏勘工作。查勘過程中與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詳細了解現場進度以及水土保持措施落實情況,就項目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
公路建設項目屬于線狀工程,施工期間線路兩側呈條狀、塊狀和點狀分散分布著大量的土(石)料場、棄渣場、施工臨時占地(包括施工臨時道路、構筑物預制場、施工臨時營地等),空間跨度大,穿越類型多。一般工程長度大、寬度小,時空變化快難于追溯,跨越不同的地質地貌類型,形成的水土流失類型復雜,水土流失影響范圍廣、危害重。與一般點狀建設項目相比,水土保持監測的要求更高,難度更大,技術方法更為復雜。公路開發建設項目在施工準備期、施工期和林草植被恢復期三階段的水土流失特征截然不同,流失強度與施工擾動強度密切相關,不同的施工期有不同的監測內容和重點。
1、施工準備期,監測工作主要是獲取工程施工前土壤侵蝕背景值和原有水土保持設施情況,具體內容包括公路建設區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狀況、多年降雨及汛期情況、水土保持設施的類型、面積和質量、水土流失現狀等基礎資料。
2、施工期是整個監測工作的關鍵時期,重點對公路主體建設區、取土場、棄渣場和施工臨時占地進行實地調查和監測,遵照“影響因素——水土流失—--治理效果”這個主線,將監測內容分為水土流失監測、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實施的進度、質量監測和綜合效益監測3個部分,根據現場監測情況及時向公路建設單位提出建議,以保證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3、林草植被恢復期,主要監測水土保持設施在工程試運行期的防治效果,并對公路的路基防護、排水、攔擋、綠化工程的維修、加固和養護提出建議。